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的劉宗瑀,自詡為天生的外科人,而除了外科專業之外,也喜愛透過文字分享臨床經驗和醫院見識到的人情冷暖,經營人氣部落格「Lisa Liu 女外科的血淚史」之外,更有多本出版物,其中,《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:偏鄉小醫院的血與骨、笑和淚》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,劉宗瑀也期盼透過此劇,讓更多人關注偏鄉醫療議題。

命中註定的外科人

  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對外科充滿興趣的劉宗瑀,選科過程卻也非一帆風順——在劉宗瑀選科的時候,外科鮮少有女醫師,使得大多數的人聽到她想要選擇外科,往往表達不支持和不建議的立場,使得劉宗瑀在壓力之下放棄理想科別,選擇了兒科,沒想到進到兒科之後,發現自己雖然喜歡小孩,但並不嚮往兒科醫師的生活,更疲於應付家長,因此毅然決然放棄既有的住院醫師訓練,轉而進入外科受訓,後來則選擇乳房外科作為次專科,守護女性的健康。

  回憶起甫轉入外科受訓的辛苦,劉宗瑀因為不熟悉刀房器械而頻頻遭受挫折,也要忍受久站和熬夜值班的辛苦,但漸漸的,她發現自己非常享受擔任外科醫師的感覺,自己的性格、說話方式和做事風格也其他外科醫師相當契合,相當順利的就融入外科醫師的文化,這讓她意識到自己真的是天生的外科人,也很感謝當初勇敢追夢的自己。

用文字為議題發聲

  被問及寫作的契機,劉宗瑀坦言,當初只是秉持著抒發負面心情的初衷,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醫院經歷或是看到的心酸故事,沒想到才寫了三篇就引起廣大迴響,甚至有編輯邀稿、希望能出版成書。越寫越多之後,劉宗瑀發現,文字除了能協助自己抒發情緒,也能為自己在意的議題發聲,包含醫護勞動人權、兒童安全福祉等,讓她更有持續寫作的動力。

  從生活和臨床經驗取材的過程中,劉宗瑀謹守創作者的寫作倫理,將真實故事拆解重組並改寫,以不對任何人造成困擾為原則;而曾經下鄉到屏東國仁醫院的執業經驗,也成就了《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:偏鄉小醫院的血與骨、笑和淚》這本書。

  劉宗瑀在國仁醫院見識到偏鄉醫療的狀況,除了心疼患者為了看病而耗費好幾個小時交通時間的舟車勞頓,更佩服當地醫護人員在資源不足的狀況下發揮創意,盡力尋找替代的診治方式,她同時也深深被鄉下地方的人情味所感動,甚至有患者送醫師一整箱彈塗魚呢!這樣無與倫比的經驗,也讓《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》在清晰談論偏鄉醫療困境的同時,讓人為其中的有趣經驗而嘴角上揚,溫馨的場景深深也療癒著讀者,近期更被改編為同名電視劇;劉宗瑀除了作為原著作者之外,也帶著醫護夥伴前往拍攝現場鑑定醫療場景的正確性,讓這部作品更有品質保證,製作團隊甚至有要推出第二季的想法!


節目內容大綱

◆   1:25~31:15

成為乳房外科醫師

-從兒科住院醫師訓練轉至外科的原因?

-外科訓練過程中是否有哪些「檻」要跨越?

-選擇乳房外科為次專科的考量?

-乳房外科的發展與挑戰?

◆   31:16~1:24:27

一手拿手術刀一手拿筆的斜槓人生

-因為什麼樣的契機開始經營部落格?

-關注的醫護勞動人權範疇?

-成為醫界KOL之後,對於生活的正/負面影響?

-《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》的成書過程、鄉下醫院的執業經驗?

-在書籍被翻拍成電視劇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?

-參與醫療電視劇拍攝的趣味見聞?

-如何在醫療專業/創作/家庭經營之間取得平衡?

本文關鍵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