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裕霖從學生時代就喜愛從事志工服務,除了因為到醫院當志工,立下成為醫師的志向,在醫學生時期更受到連加恩醫師的感召,開始進行海外醫療服務。他更將自己在西非國家布吉納法索擔任外交替代役,行醫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與反省思考,記錄成精采的《穿越一條柏油路到古都古》,至今仍持續關心當地醫療現況。

用四年決定四十年

  原本就讀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的戴裕霖,由於發現著重研究和做實驗的生科系,並不是自己最大的興趣所在,加上在醫院擔任志工的經驗,讓他立定志向成為一名醫師。戴裕霖在大學四年級、準備進入成大生理學科暨研究所時,毅然決然放下擁有的一切,決定重考醫學院。

  對於難以接受這樣決定的家人,戴裕霖用「我用大學四年的時間,找到了一件想要做四十年的事情」這個誠懇的理由,終於獲得家人支持,並在一年之後順利考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。

  非常喜歡小朋友的戴裕霖,毫不猶豫選擇小兒科為終身志業,事實上,兒科以下還細分出小兒神經、小兒感染、小兒神經等十個次專科,守護從零到十八歲兒少從頭到腳的健康。考量自己喜歡慢慢思考問題性格,加上對單一器官興趣沒那麼強烈,戴裕霖投入小兒感染科,相當享受治療過程中尋找病因,那種像是偵探辦案的感受。

踏上海外服務之路

  在海外志工這條路上,戴裕霖尤其感謝連加恩,當年在重考醫學系時,聽聞了連加恩在非洲行醫、蓋孤兒院的事蹟相當嚮往,也期盼當自己有能力時能夠前往海外助人。

  在醫學生時期,戴裕霖就利用暑假前往印度進行街友服務,也前往布吉納法索一個半月,協助進行家庭訪問、機構訪查和口腔衛教。醫學系畢業之後,戴裕霖效法連加恩的選擇,來到布吉納法索擔任外交替代役;這次重返,已經從醫學生成為醫師,因此可以從事積極的醫療行為,除了在古都古友誼醫院看診,也會和醫療團同仁一起到偏鄉進行訓迴醫療服務。

  替代役的十個月生活,給予戴裕霖意想不到的生命經驗,當地人和臺灣全然不同的生活水平、物質需求和價值觀,也讓他開始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?

觀察布臺醫病關係

  談及關於布吉納法索與臺灣的不同,除了生活態度和待人接物上的天差地遠,在醫療現場也有很大的差異。戴裕霖指出,在布吉納法索的醫生地位崇高,醫生說什麼患者就接受什麼;一開始他把臺灣那種以患者為中心,醫病共同決策的文化帶入布國診間,當地人反而非常不習慣,認為凡事以醫師的決定為主,「你決定就好,幹嘛要問我?」。

  在隱私權方面也是,臺灣醫師在觸碰患者身體進行檢查之前,一定會先詢問患者意願,布國的患者每次被問都一臉疑惑,「你覺得要怎麼檢查就做什麼檢查,不用問我啦!」戴裕霖回憶,當時診間的護理師和翻譯都覺得自己很奇怪,認為這個醫師怎麼什麼是都要問患者,是不是自己也不大確定呀?

  戴裕霖表示,不同的醫病關係源自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環境,不需要去比較優劣,但有時在臺灣遇到不講理的患者,仍然會想起布國那些得在四十五度艷陽下走上一天一夜,才得以抵達醫院的患者,同時也感嘆醫療取得的方便性,深深影響著人們對於這些資源的珍惜程度。

  臺灣許多醫學中心正積極推動海外醫療援助,有些是定期前往義診,有些是和對方醫院合作,將病人轉介來臺灣;對於嚮往前往海外行醫的學弟妹,戴裕霖鼓勵,可以先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較短期的嘗試,再決定未來是否長期投入,也可以多多閱讀相關資料,更深入的認識該國文化和階級樣貌,才能用更全面、更同理的眼光和當地人互動、經驗當地生活。


節目內容大綱

◆ 1:16~24:03

成為小兒科醫師

-為什麼會選擇重考醫學系呢?

-選擇成為兒科醫師的原因?兒科的服務範圍?

-選擇大醫院而非基層診所的考量?

-少子化下的兒科變化?

◆ 24:04~37:36

從印度到布吉納法索

-學生時代的國際志工經驗。

-在布吉納法索行醫的經驗與文化衝擊。

◆ 38:37~1:08:33

布吉納法索面面觀

-布吉納法索人和臺灣人的價值觀差異。

-布臺兩國的醫療環境大不同。

-臺灣醫療院所正在進行哪些海外醫療援助?

-海外醫療經驗對於職涯的加分效果?

本文關鍵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