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的褚柏顯,現在是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系主任,也是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。同時擔任科系主管與教職,褚柏顯對於心臟科的未來趨勢有宏觀視野和微觀體認,一起來聽聽他的心臟科和人生觀察!
涵蓋興趣與機運的選科
回憶起選擇心臟內科的過程,褚柏顯指出,除了了解自己的個性和興趣之外,還是有些許因緣際會的成分——在考受訓醫院時,褚柏顯正好是海軍身份,只能透過靠港的零碎時間考試,所選的醫院端賴靠港位置和靠港時間而定,使得褚柏顯進入長庚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的過程充滿機運,不過喜歡與人接觸、喜歡讀書的褚柏顯的確也相當適合內科;進入內科之後,除了對於心臟內科的興趣、嚮往其中的挑戰,加上尊敬且相當喜愛的老師都是心臟內科醫師,為了追隨他們的風範,褚柏顯因此進入心臟內科。
心臟科因為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考量,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多數醫師仍然留在大型醫療院所,褚柏顯也不例外,而除了擔任林口長庚心臟內科系系主任,曾經到美國深造的他,目前也是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。
科系主管的領導經驗談
作為科系主管,褚柏顯指出,自己做的並非管理,而是提供科系向前邁進的目標與方向——患者過往都認為進入心臟科,心臟衰竭的可能性高,人生沒什麼希望,但隨著醫療進步,患者救助成功可能性也越來越高,因此,褚柏顯希望給予患者一個有希望且充滿安全感的醫療環境。在目標實踐上需要軟硬體的配合,相較於申請經費、請醫院購置設備,「人」是最困難的——該如何讓每一位醫生朝著研究興趣發展的同時,又呼應著心臟內科的目前需求?種種考量考驗著褚柏顯在領導過程中的經驗與智慧。
放眼心臟科未來,褚柏顯指出,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和人類壽命延長,病人只會有增無減,心臟內/外科也會持續合作、共同發展。而對於醫師的生涯發展,褚柏顯建議即早決定職涯目標的大方向,即便有多種向量,但如果都往同一個方向前進,能量都能慢慢積累,成就最終的理想職涯規劃。
節目內容大綱
◆ 00:54~35:20
成為心臟內科醫師
-因為什麼樣的原因選擇內科/心臟內科呢?
-升上主治醫師之後,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?
-心臟科在不同層級的醫院有什麼業務差異?
-前往美國研究基因工程醫學的經過,回臺灣之後要怎麼應用?
◆ 35:49~1:04:28
心臟領域面面觀
-心臟內科的趨勢和未來發展?
-健保制度和醫療創新之間的關係?
-心臟內/外科的合作關係?
-作為科系主管如何制定目標,實踐上的挑戰?
-什麼樣特質的人適合擔任心臟內科醫師?